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2024-04-29 19:13:05 | 高三网

今天高三网小编整理了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诞生,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1920年前后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综合大学东南大学,此为早期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此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相继发展为中国早期高水平的现代国立大学。

人类的知识总是逐步深入分类发展,如由人文而后理学,由哲学而后科学,高等教育的轨迹同样如此。总体而言,中国的古代大学重人学,而西方的古代大学在自然之学方面走得更远。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先秦传授诗书礼乐。汉后千余年官立的古代大学传讲正统儒学与古代经典,培养治政之才。民间私学书院,讲经辩学修身。西方早期的古代学园,传授知识,培养治政与通晓哲学之才。到中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大学也培养服务各种专业活动的人才,并在自然科学领域逐步有了突破。随着近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分科教育逐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建立以后,更是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近代中国在与列强的战争失败之后,兴国革新之举骤起,军事兴国、教育兴国、工业兴国、科学兴国等等。高等教育方面,初期创办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通晓洋务的外语学堂、直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及其他各种专门技术的专科学堂。尔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一国之兴,根本仰赖于国民素质,师范学堂受到重视和发展。再后,中国自己的现代大学孕育发展起来。

此中国大学入门,意在认识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特别通过对中国的顶尖大学、中国各个时期高等教育和最佳大学与典范大学的考察,来认识大学与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轨迹。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马尾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汉湖北武备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等。与民国时期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黄埔军校两大军校从政治战术入手不同,早期的军事学堂主要从工程技术入手。此外,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学堂,如上海电报学堂、南京路矿学堂、湖北自强学堂、天津中西学堂、唐山路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四川中西学堂、湖南时务学堂、南京江南高等学堂等等。此外,西方教会也在中国创办学堂,这一时期为主要教授外语和宗教及其他西学的书院,如山东的广文书院、武汉的文华书院、上海的圣约翰书院、苏州的中西书院、广州的格致书院、北京和南京的汇文书院等等。同时,中国的近代书院也开始创教西学。

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1898年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在推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上海南洋公学、清华留学预备学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先后成为早期的三大留学预备学校。

这时期的许多新式学堂,或者书院,培养了众多近代人才,如湖南时务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唐山路矿学堂等等,成绩都很显著。1912年以前中国早期的高等学校,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为最重要的两所,而京师大学堂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

北洋大学堂的前身是盛宣怀于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改为北洋大学堂,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早期首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门,学制四年,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科的鼻祖,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后几经变革,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时参与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直至1942年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大学正式在天津复校。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戊戌变法中应运而生,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兼为大学堂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孙家鼐任管学大臣。义和团事变中被毁,由张百熙重办。后与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离,独立成校。1912年京师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首任校长。1916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思想、旧礼教;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北京大学迅速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佳大学。北京大学不仅是当时的国学中心,更是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发起五四运动,彰显北大关心国运的一贯风范。创立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等等,为中国大学最早开办。北京大学虽在以后的岁月里历经变革,但终究一脉相承,北大自由民主的精神和显赫声望延续长存。

从北洋大学堂到今天的天津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到今天的北京大学,仅百余年里,仔细考察,经过的繁复变化如沧海桑田。其他的大学也多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中国百余年来经历的无数磨难与曲折。尽管如此,宝贵的传统和精神得以追认和发扬。

1912年,战乱导致教育凋谢,当年新立中华民国。国立京师大学易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不久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于六大学区设南京、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六大高等师范学校。不久,掀起高师改大运动,1920年前后,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改建国立东南、广东、武汉、四川、东北大学。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坚守传统,仅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学校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由外交部移至教育部管辖。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学出现了最早的黄金时代。

1910年代中后期,六大高师兴起,尤以南京高师最为显著,时称南方最高学府,和北方的北京大学并号“北大南高”。1920年代高师演变而来的国立大学走向巅峰。尤其南高组建的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全国的最佳大学。1920年代中后期国立东南大学衰落,师资纷纷北上国立清华大学,1920年代中后期国立清华大学兴起,成为新的全国最佳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也在此时期进一步奠定了在教育界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山西大学等。尤其国立北京大学,继京师大学堂之势,民国初年俨然依旧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如美国学者威尔森在英国剑桥大学著书中所述,1920年代的中国大学,著名的是“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北洋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

南高东大和清华大学是这十多年期间兴起的最耀眼的两所高等学校。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在1902年创建的清朝遗老李瑞清曾任校长的两江师范学堂旧址建立,江谦为首任校长。1920年南高组建国立东南大学,时任南高校长的郭秉文兼首任校长。东南大学以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当时的南高东大,开创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大本营,更为学衡起源,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也是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声誉鹊起,更受世界关注。为中国众多学科的鼻祖,如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气象系、航空系、体育系、艺术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金融理财系、国际贸易系等等。南高、东大、中大而后南大,一脉相承,南京大学今日的名望和文理诸科的繁盛,实奠基于此。在国内首先实行学分制、选科制、教学法等。发展成为一所真正的现代大学。北京大学史学教授梁和钧在其《记北大(东大附)》一文中有评论:“东大所设文史地部、数理化部、……皆极整齐”,“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在不亚于北大”。著名教育家司徒雷登以其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在其回忆录《中国五十年》中说曾经有这样的评论,“东南大学是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在当时也自然是最好的大学”。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庚款兴学而创立的清华学堂,初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罗家伦为首任校长,1931年起梅贻琦任校长。当时的清华大学迅速发展起来,到1930年前后,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的大学。国学有四大导师。数学、物理直逼世界一流水平,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萨本栋、任之恭、周培源、熊庆来、孙光远、冯康、华罗庚,名师济济,一些甚至闻名世界。从此奠基了清华大学的声望和顶尖学府的地位。

1927年,北伐战争逐步胜利。国民政府纪念先总理孙中山,于依次捷占的四大古城建设四大国立中山大学;在广州、武汉、南京分别以原国立广东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改建;在杭州则以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创办。稍后,全国实行大学区制,1927年10月建立中华民国大学院,全国依原划定省份,定名若干大学区,以所在省份及特别区之名命名。首先在江苏、浙江两省试行。南京的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因遭全校师生反对并请求更名国立南京大学,旋即定名国立中央大学。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后定名国立浙江大学。并接收省政府教育厅行政职权。广州的第一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武汉的第二中山大学改名为武汉大学。大学区制在全国特别是江苏受到强烈反对,遂于1929年全国停办。这两三年的战乱和政府对大学的组改,使高等教育元气大伤。稍后复兴。至1937年,大学一派繁荣景象。

1930年代早期的全国最佳大学,无疑为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自19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时期衰落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直到1932年罗家伦出任校长,才得到恢复发展,到1930年代中期,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这一时期的顶尖大学,还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等。

交通大学是继北洋大学之后兴起的第二所著名工科大学,也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大学之一。交通大学在二三十年代发展起来,至今演化成多所大学,可以分为三条主线:1896年设立的上海南洋公学,曾命名南洋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学校、第一交通大学等等,演化至1959年分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设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曾命名唐山路矿学堂、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等,现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1909年设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曾命名交通大学北京学校、第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等,现演变为北京交通大学。曾经统一为国立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铁道部次长黎照寰任交通大学校长,从此时到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交通大学最黄金的时代。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以及辅助的文理系科。本着“求实学,务实业”的精神,交通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有志于“工业救国”的青年的理想之选。

1937年,抗日之战全线爆发,神州全面国难,东部与中部大学相继被迫西迁。国立的大学,中央大学迁重庆,浙江大学迁贵州,武汉大学迁乐山,交通大学迁重庆,中山大学颠簸三南,东北大学辗转陕川,同济大学流落至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最后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天津北洋工学院最后迁陕西,与本地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北联合大学,不久先后独立出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等校,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称国立西北大学,抗日胜利后,部分师生东返,重建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私立大学也多内迁。如作为教会大学的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西迁四川,云集成都华西坝。大学西迁,促进了西南和西北的教育事业。大学也积极做出调整,支持国家的持久抗战。此一非常国难时期,迁至相对安全的西南地区的大学,尽管仍然冒着日轰炸机的侵扰和战争的威胁,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顶尖大学,除国立中央大学外,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校。实际上,尽管困难时期,这三所大学抗战八年所培养的成才人物,可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要多,做的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说明国难并不可怕,奋发图强,国人以自己的毅力,众志成城,终能拼出困境。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被誉为当时全国的四大名校。全国高招,多数报考四大学,尤其国立中央大学声望之高,三分之二的大学联考考生以该校为第一志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民主风气,是这一时期最壮观的现象。当时,尤其是在后期,尽管一直对外抗战,但是红白两方的内斗并不平静。国立中央大学也是共产党所做工作的重点地方,周恩来、毛泽东均曾来此活动,但是毕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所以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当时的昆明,在与蒋介石一直暗斗不已的云南省主席龙云的保护下,却是一番独特的景象:言论自由、社会政治活动成风。西南联合大学因而成为当时共产党向国民党争取民主斗争的后方堡垒,在1949年后的历史书上留下辉煌一页。

1930年代中后期国立浙江大学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事情之一。

浙江大学1927年在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的旧址创办,成为当时全国四大中山大学之一,初步奠定了浙大在全国教育格局中的地位。1936年竺可桢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延聘师资,尤以竺可桢早期在南高东大文理诸科的校友为众,一时国立浙江大学名师荟萃,成果不凡,以文理为主的多科都有长足发展,尤以数学出众。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都是当时后起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而在1952年后皆被拆为工科大学,故后人常以“北清华、南浙大”相称。

1945年,八年抗战胜利,大学纷纷回迁,重新出现一派生机。继而内战爆发。那时比较好的大学,分布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汉、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全国各大城市。民国时期的大学,虽然不同时期都有政治势力的渗透,但是总体来说,大学治校还是相当的独立,学术也是相当的自由。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和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校。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国立湖南大学等等以及一些专门大学都相当出色。

1949年前中国最好的大学,除了国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教会大学前面几乎没有述记。尽管教会大学广被视为殖民渗透的现象,有其副作用的一面,但实际上,当时的教会大学也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般教会大学由早期开办的书院演化而来。圣约翰是较早的一所教会学校,也是早期最优秀的一所。最早改建为大学的是1902年成立的东吴大学。此后十多年中国所有的十多所教会大学大部分相继成立,后起的如金陵、燕京等校都声誉卓著。教会大学的状况,美国加州大学的誉志久野1928年曾对中国的教会大学做过一个评估,分三类,金陵大学排在A类,燕京大学排在B类,其他的教会大学如圣约翰大学、岭南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华中大学、震旦大学、之江大学等校,均属C类,作为中国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入读美国大学补修学分的判断标准。教会大学甚至与国立大学不相上下,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教会大学通常术业有专攻,注重某些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所以都富有个性。协和、湘雅、华西、圣约翰的医学,金陵的农学,齐鲁的医学、天文,燕京的国学、新闻,东吴、朝阳的法学,都办得很出色。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著名大学,如单科性的大学协和医学院,如金陵女子大学。事实上,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这些,皆可为大学的典范,或者都可以找到典范的地方。当然,教会大学的学费普遍较高,那时顶尖的教会大学可以说是贵族大学,资本家、地主、官员、社会名流的子女为多。不像国立大学,无论贫富,只要考上,都能深造。早期的教会大学,必修宗教,做礼拜,授课几乎皆为为外文,教师、教材多来自外国,校政皆由外人控制。1920年代前后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才逐步改善。这些还衍生出一些本土的的私立大学,如光华大学出自圣约翰,复旦大学出自震旦。

中国本土的私立大学,即教会以外的私立大学,在民国时期也有所发展。最为突出的,北方当属南开大学,南方当属厦门大学。私立大学本可以更学学术独立,自由发展。但是,那时的社会并不十分稳定,环境的因素也不成熟。比如,那个时代就业机会不像现在到处都有,毕业就失业,在那个时代是常见的现象,连一些教会大学、国立大学都不能幸免,对民间私立大学更是深受困扰的大问题。那时私立大学生存压力很大,像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复旦大学,当时为私立大学,道路曲折,曾经因为经费的压力大量招生,以学费养学校,学生也多是毕业即失业,抱怨四起,最后改为国立,才幸得以生存。民间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许多大学都经费紧张,存活十分艰难,甚至中途破产。以普遍认为那时最好的私立大学南开大学为例,南开校长张伯苓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和总统蒋中正也关系密切,因此,抗战时期得以和北方两所最著名的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联合大学;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最后一届的毕业生,校方让其自由选择毕业学校,结果选择北大、清华毕业的皆有数百人,选择南开的仅有数十人。可见私立大学社会地位的悬殊,发展的不容易。这个历史的课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们又再次相遇。

1949年,内战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国立大学取消国立二字。北洋大学更名天津大学。所有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1952年,摒弃欧美大学模式,采用苏联模式,编译苏联教材,全国大学进行院系大调整。中国的大学遭到灾难性的打击。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许多大学更被调整得面目全非。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为代表的许多大学被大大削弱。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少数大学在院系调整以后得到一步登天般的空前充实。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等都搬离原址。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的原私立大学几乎全部取消。产生了一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如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以及许多单科性质的专门学院如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林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等等。其时,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校实质类似于工科性质的学院。以航空航天为主的西北工大学、以土木建筑为主的同济大学等大学实质类似于专门性质的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被视作文理综合性大学。1949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在哈尔滨创建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演变为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校),1958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重点建设,分别培养干部及理论人才、军事国防技术人才、尖端科技人才。1958年起,部分大学开始取消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学衔,统称教员。1966年,中央认为毕业生考核制度是旧社会的产物,高等学校毕业生不搞毕业设计,不写毕业论文。总体上,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严重摧残,许多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遭到了灭绝。大学被视为纯粹的工具,沦为行政的随属,教学常常不能正常进行,科研更是受到极大冲击。这一时期,一些专门性质的学院、工科性质的学院和部分综合文理大学先后成为重点建设的院校,集中在北京的高校为多,科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漫长的年代里,高等教育已经远远不能和1949年以前相比。和1912年以前大清的帝国统治一样,封闭的集权不可能容忍自由的学术研究。事实上,不仅仅是丧失了大学的精神、职能和机制。譬如,那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包括工科大学,和1949年以前的北洋、交大两所工科大学差别很大;单就教学来说,当时的交大和北洋,除了给予学生工程技术的专业教育外,还辅有良好的人文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譬如,以前的大学有很好的学科交融,这是国内所谓综合大学的文理大学所不具备的。其实,一个学校即使汇集了所有学科,在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很好的交融,没有赋予学生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也不过相当于许多专科学校机械的堆砌而已,算不上真正的University综合大学,也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学生。这些问题一直到今天还在不同程度的延续。后来出现学院改大学,比如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改名为东南大学,大连工学院改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结果也是名改实不改,而且易致主次不分,变得大而全,更少特色。同样,现在虽然有很多大学冠以交通大学的名称,却很难找出一所有当年交通大学形神的大学来。不过,那一年代,在一些大学也不乏用心读书者,如当时曾经名师荟萃的中科大、哈工大、复旦、人大等校,到现在也出了不少人才。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南洋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哪个好

院校专业: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创始于1955年,初名南洋大学,1981年更名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合并新加坡国立教育学眼后更名“南洋理工大学”。学校位于新加坡西南部,主校园名为“云南园”。QS排名世界第47位,新加坡第2,亚洲第9。 南洋理工大学

详情

QS世界排名 41(亚洲第7) 国家 新加坡 性质 公立,男女合校 成立年份 1955年 宗教信仰 无 学生人数 28,949 学校分类 综合性大学 网址 www.ntu.edu.sg 申请点评 (1)土木工程QS排名世界第8,为南洋理工大学排名最高,也是唯一入选世界前10的专业; (2)共有22个专业进入QS的全部30个最新专业排行榜。除土木工程外,另有5个专业进入世界前20 本科申请 基本信息 QS排名 41 学费 S$27,980/年 申请截止日期 1月15日 TOEFL要求 - 食宿 S$6,750/年 可申请入学学期 秋季 IELTS要求 - 有无双录取 No 有无奖学金 Yes 师生比 1:15 是否必须面试 No 奖学金类别 Need-based 学生人数 28,949 有无校园住宿 Yes 是否承认高考 Yes 注: (1)南洋理工大学TOEFL与IELTS要求不详 (2)南洋理工大学认可SAT成绩 申请条件 基本要求 南洋理工大学的三个基本申请条件: 高二或高三在读学生 高中在校均分80%以上 需参加高考 面试要求 医学专业必需面试、教育学专业以及一些双学位专业需要面试;商科专业,为可选面试;艺术与人文专业、工程专业、理科专业无需面试。 南洋理工大学并未指明其入学的雅思与托福分数要求,但要求中国学生必需提供托福/雅思、PTE、SATⅠ成绩四者之一,外加高考成绩。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www.ntu.edu.sg 联系电话:(65)6790-5055 电子邮箱:adm_local@ntu.edu.sg 申请材料 南洋理工大学通过其学校官网申请,各个国家的学生都有自己单独的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中国大陆学生必需提供的申请材料如下: 中国学填写的是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学生申请表,这张申请表包含的信息如下: (1)身份证/护照号码 (2)家庭电话、联系地址、个人联系方式 (3)高一、高二学校成绩(如高三仍在读),以及高考成绩(如已考出)、高三在校成绩(如已毕业) (4)托福、雅思或SAT、PTE成绩 (5)AMESON Scholastic Test Score 注:高三在读的学生,申请时是无法提供高考成绩的,这项成绩可以在当年的6月份考完后再递交给学校。 其他材料: (1)在校成绩单 (2)高考成绩 (3)个人陈述 (4)2封推荐信 (5)雅思或者托福成绩 (6)省级以上竞赛获奖证书; 申请时间 申请截止日期 1月15日 可申请入学学期 秋季 申请材料递交截止日期 6月 秋季学期开学日期 8月6日 奖学金申请截止日期 - 申请开始日期 10月1日 南洋理工大学实行semester学期制度,一年2主要学期,外加2个为期6周的特殊学期(special term),入学季为秋季学期。具体学期制度如下: 秋季学期:8月6日-12月10日,为期18周; 春季学期:1月14日-5月13日,为期17周,较秋季学期少一个迎新周; 特殊学期Ⅰ:5月23日-6月21日; 特殊学期Ⅱ:6月24日-8月2日; 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以寒暑假分隔,寒假为期5周,暑假为期12周 费用与奖学金 学费 S$27,980/年 担保金 约19万RMB 申请费 - 食宿 S$6,750/年 整体一年花费 S$36,830 有无奖学金 Yes 费用说明 会计学士学位、商业学士学位、会计与商业双学士、计算机工程与商业双学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商业双学士学位,这7个专业学费需31480新加坡元;医学专业需60000新加坡元。 南洋理工大学每月生活费大致如下: (1)住宿费:195-230新加坡元; (2)膳费:300-400新加坡元; (3)书本、车费等其他费用:100-250新加坡元; 一个月全部花费:595-880新加坡元; 奖学金申请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一样,南洋理工大学也实行Need-based奖学金制度,所有国际学生都可以申请,可以覆盖所有的学费、生活费用,但其主要的资助形式是助学贷款(Loan),毕业后需要偿还。 奖学金列表: Tuition Fee Loan Scheme(TFL),主要奖学金,金额为全部学费的90%;由新加坡发展银行(DBS)和海外华人银行(OCBC)联合提供,月利率1%,毕业后起算。需要有国内担保人或新加坡籍担保人。 Study Loan:涵盖TFL剩余的10%奖学金,年收入低于1200新加坡元的家庭才可以申请。另外,还可以附带每年1200、2400或3600新加坡元的生活费。 Bursaries:由一些研究项目发放,或一些校外机构发放,具体请见学校官网 Work Study Scheme:学期内,每周打工不得超过14个小时,假期内,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 专业设置 南洋理工大学设有为14个School,其中6个工科School又组成1个工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2个理科School组成1个理学院(College of Science),3个人文School组成文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外加2个只招收研究生的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和跨学科研究生院(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School,IGS)。其全部院系及专业设置如下: 专业名称 专业英文名称 课程时长 专业领域 南洋商学院 会计 Accountancy 3年 商科 精算 Actuarial Science 3年 商科 金融 Banking & Finance 3年 商科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 3年 商科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年 商科 市场营销 Marketing 3年 商科 旅游及酒店管理 Tourism & Hospitality Management 3年 商科 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 数码动漫设计 Digital Animation 4年 艺术与人文 数码电影制作 Digital Filmmaking 4年 艺术与人文 互动媒体 Photography and Digital Imaging 4年 艺术与人文 摄影与数码成像 Interactive Media 4年 艺术与人文 产品设计 Product Design 4年 艺术与人文 视觉传播学 Visual Communication 4年 艺术与人文 国立教育学院 文科教育 Arts (Education) 4年 教育学 理科教育 Science (Education) 4年 教育学 传播与信息学院 新闻学 Journalism 4年 社科 广播及电影研究 Broadcast & Cinema Studies 4年 社科 广告学 Advertising 4年 社科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s 4年 社科 传播政策研究 Communication Policy & Research 4年 社科 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Mechanical 4年 工科 航天工程 Aerospace 4年 工科 经济与工程(双学位) Engineering & Economics 5年 工科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Bioengineering 4年 工科 化学及分子生物工程 Chemical &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4年 工科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4年 工科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4年 工科 海事研究 Maritime Studies 4年 工科 海事研究与商学 Maritime Studies & Business 4年 工科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4年 工科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4年 工科 计算机与商学(双学位) Computing & Business 4年 工科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4年 工科 信息工程与媒体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Media 4年 工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年 工科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文 Chinese 4年 艺术与人文 经济学 Economics 4年 社科 英语 English 4年 艺术与人文 历史 History 4年 艺术与人文 语言学与多语言 Linguistics and Multilingual Studies 4年 社科 公共政策与全球事物 Public Policy and Global Affairs 4年 社科 心理学 Psychology 4年 社科 社会学 Sociology 4年 社科 李光前医学院 医学 Medicine 5年 生命与医学 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 化学与生物化学* Chemistry & Biological Chemistry 4年 生命与医学 数学* Mathematical Sciences 4年 理科 数学与经济学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4年 理科 物理* Physics 4年 理科 应用物理* Applied Physics 4年 理科 物理与数学科学(双学位) Physics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4年 理科 生物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Biological Sciences 4年 生命与医学 注:*化学与生物化学,下设有绿色化学专业方向;物理与应用物理专业下边,均设有纳米技术、光与半导体专业方向;数学专业下设计算机、信息科技专业方向。

其他信息:

南阳大学和 南洋理工大学 的区别主要有:

1、建校时间不同: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于1981年(前身南洋大学成立于1955年),南阳大学建立于1987年5月。

2、学校地址不同:南阳大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洋理工大学位于新加坡。

3、学校类型不同:南阳大学是理工类公办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是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补充材料:

南洋理工大学前身为1955年由民间发动筹款运动而创办的南洋大学;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经济培育工程专才;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齐驱并进;2006年4月,南洋理工大学正式企业化。

南阳大学前身是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的南阳大学;1993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南阳理工学院,原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21年学校获批为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交通大学名称由来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交通大学名称由来的相关内容。

交通大学的“交通”一词,源于中华民国时期学校曾隶属交通部。

交通大学在历经多年历史变迁后衍生出五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包括原上海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包括原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国立交通大学”(位于台湾新竹),堪称中国高等教育的“加州大学系统(UC)” 。 高三网

这五所交大分布五地,各有千秋。共为中国培育近百万工程、科学、管理、医学等方面的人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交通大学桃李遍天下,在世界各地都有交大学子的身影,他们在各行各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扩展资料:

历史起源:

交通大学(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为中国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系统名称,起源于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

1896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奏设了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这两脉即为国立交通大学的最早源头。

交通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在1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光荣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综合性著名高等学府。

沪校(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被誉为“东方MIT”,唐校(今西南交通大学)被誉为“东方康奈尔”,加上京校(今北京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统称“中国交大五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交通大学

以上,就是高三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相关推荐
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金国灭亡后女真族人去哪里了现在还有吗 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 金朝 。金朝灭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关东,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现在仍有 女真族 人存在。 女真族现存地区 1、中国大陆 除女真族的直系后裔满族外,尚有:甘肃省泾川县泾河北岸尚存一女真族后裔群聚村落,全村约有3000余人,绝大部分姓完颜。村民都自称自己是女真人完颜部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女真习俗,例

2024-04-15 07:42:38
以前的东北交通大学在哪里?现在改成什么学校了?
以前的东北交通大学在哪里?现在改成什么学校了?

以前的东北交通大学在哪里?现在改成什么学校了? 锦州市铁路高中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原名锦州铁路第一中学)始建于1948年9月1日,至今已有60年的悠久历史。先后于1963年和1981年被确认为辽宁省重点中学、全国铁路重点中学理事学校,2003年又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高中”。2004年10月,随着企业所属学校移交属地管理工作的进行,学校顺利归属锦州市管理,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学校占

2024-07-03 15:18:20
高考志愿报了还能改吗 高考志愿提交后还可以修改吗
高考志愿报了还能改吗 高考志愿提交后还可以修改吗

高考志愿提交后还可以修改吗 高考志愿提交后还可以修改。 2023高考志愿提交后可以修改,前提是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之前。这之前,都可以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所填报的志愿。如果过了志愿填报截止日期就不能修改了。 高考不论参与的是哪一个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都是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的。高考志愿填报一般会给予考生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那么在这3天的时间内都是可以选择填报志愿和对填报的志愿作

2023-08-30 13:57:14
高考志愿填了还能改吗 志愿填报提交后可以修改吗
高考志愿填了还能改吗 志愿填报提交后可以修改吗

高考志愿填报后还可以修改吗 高考志愿填报后还可以修改吗如下: 高考填志愿提交后还可以修改。 志愿填报提交后也可以修改,只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之前,都可以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你的志愿。如果过了志愿截止日期就不能修改了,因为这时你的志愿已经进入了投档程序。 志愿提交成功后还能改吗 可以修改,前提是在信锋丛志愿填报截止日期之前。这之前,都可以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所填报的

2023-08-28 01:44:43
美国西典军校现在有中国留学生吗
美国西典军校现在有中国留学生吗

美国西典军校现在有中国留学生吗 全库网为你解答 目前没有,不过你可以申请,首先要联系驻美国大使馆的武官,总共有15个国际学生的名额,提交自己的介绍材料,要在高中阶段成绩优异,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参加体育比赛的纪录,然后要有当地官员的推荐,最后有资格的参加西点组织的考试 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中国籍的学生考入西点军校,最多就是2国交换军校生,还有美籍华人,去年的西点军校第一名就是美籍华人,女孩子

2024-09-10 19:52:45
浙江科技学院改名浙江科技大学了吗?
浙江科技学院改名浙江科技大学了吗?

浙江科技学院改名浙江科技大学了吗? 截止2021年5月24日,还未改名成功。 2019年9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关于我省2019年拟提出设置申报高等学校基本情况的公示》。 浙江科技学院 申请建校名称为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并不像其他院校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所大学可以说是一所年轻的院校。它的建校时间并不长,它是在1980年建立的。起初它还只是一个 专科院校 名叫 浙

2024-05-31 00:07:49
防灾科技学院改名应急管理大学了吗?
防灾科技学院改名应急管理大学了吗?

中国哪所大学的应急管理专业最好? 全国应急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10强大学名单如下: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基本掌握应急管理理论与管理工程技术、应急管理与决策理论、应急管理处置与救援技术,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化工、电力、消防

2024-07-01 20:19:26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职研究生值得读吗?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职研究生值得读吗?

中国计量大学调剂录取名单 中国计量大学调剂录取名单如下: 苏柏华男200807大连民族学院复试;孟繁鑫男200807连理工大学复试;邱男男200806徐州师范大学复试;李念水男200807泰山学院复试;孟祥山男200807重庆大学推荐免试 录取说明: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总成绩(以下简称“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总分低于18

2023-09-05 14: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