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17:33:31 | 高三网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如下:
1、6月29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含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1次志愿。(比去年提前1天,去年是6月30日)
2、7月5日至7日,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比去年减少1天,去年是7月5-8日。)
3、7月13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2次志愿。(比去年提前1天,去年是7月14日)
4、7月20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5、7月24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
6、7月24日至26日,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含第1次志愿剩余本科计划、所有专科计划);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比去年提前2天,去年是7月26-28日)
7、7月31日,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填报志愿之前,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职业规划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了解专业及学校信息:选择专业和学校时,要了解专业的设置、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环境、师资水平、学校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3、多参考多咨询:填报志愿前,可以多参加学校和专业的宣传和招生说明会,和老师、同学、亲戚朋友、专业人士等多进行沟通和咨询,自己做出更加合理和准确的选择。
4、合理规划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要遵循“稳妥、量力、适度上报、志愿科学”的原则,尽可能规划出最优的志愿方案,而不是“选头条、多报一些”或“不惜一切向好学校挤”的盲目行为。
5、注意填报志愿时间:在填报志愿期间要准确掌握填报志愿的时间,通常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一到两周内进行,志愿填报期间是一个四方面竞争的时间。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和修改,注意安排好时间,提前备好相关的材料,并确认好志愿信息的正确性。
6、仔细核对志愿:填报志愿时要认真核对填报的志愿信息,合理规划、检查谨慎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确认志愿顺序、填报正确性,将志愿信息填报了志愿系统并确认。
山东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1、本科一批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为高考成绩公布后一周左右,45个院校同步开始填报。
2、具体填报时间可能会根据国家招生计划和高等教育政策有所调整,具体时间可参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通知。
3、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志愿,其中可以包括军事院校、公安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等专业院校,但艺术和体育类别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4、考生填报志愿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职业规划等多方面考虑,谨慎填报。
5、志愿填报后,要及时确认填报情况并打印志愿填报表。
6、志愿填报表中的志愿按顺序依次排列,院校间如有优先顺序则应按优先顺序排列。
7、若志愿填报表中的第一志愿所报考的专业和院校被录取,本人不再进入后面的志愿。若第一志愿未录取,依次进入后面的志愿,直至录取或填报志愿用完。
8、录取时,按考生高考总分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按顺序进入所报考学校的各个专业录取,录取结束后进入下一志愿院校的录取。
注意事项
1、填报时间:要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知的填报时间,按规定时间段内认真填报志愿。
2、专业选择: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于涉及到未来就业前景的专业,一定要认真考虑。
3、大学选校:除了专业选择外,还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条件选定适合自己的大学。可以通过查询学校排名、了解学校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信息,选定几所目标院校。
4、填报数量: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志愿,可以先填报重点大学的专业学科,再填报其他专业。但不要完全依靠高分填报,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等因素。
5、打印志愿表:及时确认填报的志愿情况,并打印志愿表备查。填报时一定要认真核对填报顺序和信息是否准确无误,避免漏填或填错。
6、谨防错误:要认真阅读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避免填错志愿或填漏志愿,避免影响录取结果。
7、注意确认录取信息:及时查询录取信息,一旦录取成功就要按要求及时缴纳学费和办理入学手续,避免错过入学时间。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的相关内容。
山东高考志愿可以填96个学校。 高三网
2023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方式预估与去年的志愿填报形式相同,一段可以填报96个院校且每个院校可填1个专业,二段可以填报96个院校且每个院校可填1个专业。
山东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为: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和体育类平行志愿填报最多不超过60个。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题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高考报志愿重要性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志愿填报非常重要,这是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的必经之路,看似是简单的选城市、选大学、选专业,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在选择你的人生和工作。因此大家在高考报考时要仔细考量。
专业如果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状况。轻者产生厌学情绪学艺不精,重者需要调换专业(大学换专业并不容易)甚至会退学。一般来讲,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
以上就是高三网为大家带来的山东高考志愿填报 山东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高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2020年山东春季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本科普通批首次志愿和2次 征集志愿 均为专业类别内 平行志愿模式 ,首次志愿和第1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2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 专业服从调剂 志愿。 专科(高职)批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模式,每次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
高考填报志愿时,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征集志愿可以填报三个院校志愿。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
安排3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 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若第1次志愿录取完成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后续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 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
本科二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本科二批可以报6-8个志愿。 二本志愿能报几个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各省不同。有的本科二批可以填报10所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填报6个志愿专业。目前一般现在二本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二本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报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报多个学校,具体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地区和政策规定。通常来说,高考志愿填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前填报初选志愿,第二阶段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确认志愿。 在初选志愿阶段,一般可以填报多个志愿学校,但数量和填报方式可能会根据地区和政策规定而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地区要求填报6个志愿,有些地区要求5个志愿,还有些地区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高考一个学校可以填几个志愿 一个学校可以填报5个志愿。以下是详细描述: 1、高考报名填报志愿的制度: 针对高考考生,教育部规定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院校志愿,分为A、B、C、D、E、F六个志愿批次。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志愿顺序选择院校和专业,按照志愿优先顺序进行录取。 2、为何一个学校可以填报多个志愿: 一个学校可以填报多个志愿的原因是为了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和权利,提
河南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河南填报志愿可以填1-12个学校。 2023河南高考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每批均可填报1-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1、河南高考:本科一批志愿 实行平行志
高考志愿可以选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一般可以报4-6所学校,每个学校能报6个专业。 报考志愿的流程可能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系统有所不同,下面一般的报考志愿流程,供参考: 1、考察并了解目标大学或学院:首先,你需要对各个大学或学院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的专业设置、录取要求、优势特色、就业前景等信息。 2、确定报考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倾向和未来职业规划,确定申请报考的目标大学或
2023-06-06 14:27:45
2024-02-21 18:30:44
2023-09-04 16:15:57
2023-09-01 13:03:14
2024-05-21 19:52:02
2024-03-25 1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