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18:28:09 | 高三网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介绍如下: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即分数优先;
二是每个考生的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计算机投档时按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即填在前面的学校先检索;
三是平行志愿实行“多次模拟,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即在正式投档前省市考试院会先模拟投档,同时会和报考人数过多或过少院校沟通招生计划,投档后不再补充投档。
1、那么针对我们某个考生来说,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和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本科一批第一志愿里设有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有些省份以院校专业组形式招生,每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可能有几十个志愿,),
A、B、C等志愿是有顺序的,投档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A学校(院校专业组),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院校专业组),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档,以此类推,所以最想上的学校(或院校专业组)就填最前面。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如果该校报考人数少,也许就低分上个好学校了;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只要当年报考该校人数没有大涨,那应该问题不大;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作为保底,以防万一上面ABCD志愿分数都不够。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其中一个乱冲也无妨。
2、为什么建议大家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
志愿填报时我们建议大学选择“服从调剂”,因为普遍来讲,毕业后一个好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在社会上985、211等院校更有竞争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你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下一批次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至于征集志愿,不说100%就不是好学校,也有少数人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很难有你喜欢的专业让你选,基本都是需要被调剂专业的,倒不如就直接让前面志愿更好学校服从调剂。
如果你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B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平行志愿是如何录取的了,接下来我们以2020年河南理科500分为大家举例,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三网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1、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放在了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2、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发生了变化。高考志愿填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专业成为关键和基础。第二,平行志愿批次的数量有所调整。
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改革后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高考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3、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新模式下,考生选报专业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4、取消了“院校专业服从调剂”。 “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填报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的风险。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填报的相关内容。
高考录取批次顺序是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和中职(技校)五个类别。
首先是本科提前批,这是为了面向那些成绩优秀、有特殊才能或已经作出相关贡献等考生设置的招生方式。本科提前批分为一批和二批,通常在高考后一个月左右开始投档录取。
再来是本科一批,这是各大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主要批次,按照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最低控制线以上的考生才有可以被录取的机会。
其次是本科二批,这也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批次,可选人群在一定范围内,按照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最低控制线以下、一本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才有可能被录取。
接下来是高职(专科),也即是面向高级中学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招收的录取方式。相对于本科而言,高职的录取分数线要相对较低,如果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本科一批或二批录取分数线,可以选择报考高职。
最后是中职(技校),这是面向初中毕业生的招生录取方式。由于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学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因此中职也是考生们的另一个备选方案。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全面了解招生政策和录取情况。
了解招生计划、录取规则、专业设置等相关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同时,可以向学长学姐、老师和辅导员等多方咨询,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
2、合理选报批次及专业。
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实际情况选择报考批次和专业,不要盲目追求只进入一本或一类大学。注意科目搭配充分利用优势科目提高自己的录取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制定填报志愿的顺序,尽可能地将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而保底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后面。
3、认真填写信息。
填报志愿时要认真核对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考生号等重要信息,避免填写错误。同时,仔细填写志愿信息,避免填报错误和漏报所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在高考结束后,要及时关注有关录取信息和招生政策的变化,了解自己所报考学校的录取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
以上就是高三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湖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截止时间 填报时间是6月29日开始,截止时间是7月2日。通过湖北教育考试院发出的公告得知,湖北省高考后第一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实行分段截止,第二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含高职院校联办本科的高职高专专业)。 湖北高考志愿填写时间 湖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介绍如下:
高考志愿是怎么填报的 高考志愿是填报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第二步,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
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是什么?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校招生志愿时,可以在一个志愿组内选择多个高校,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位,并在录取时按照排名进行投档。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提高了录取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下面是关于平行志愿填报规则的详细解释。 一、填报志愿组 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需要将自己心仪的高校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每个组内可以选择多个高校。填报志愿组时需要注意
江苏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具体投档办法: 将省控线上的考生,分科类,按照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由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20或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只要被检索的20或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 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放松,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修整,还没有到高潮以及大结局,你以为的结束其他才是刚刚开始。而随着短暂的放松时间,考生该要去了解些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些不见真刀实枪的高考战场,志愿填报与投档。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这两个有什么好聊的,而也会有许多人自然地以为,我考得成绩好,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学校录取,其实,这不尽
2023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在录取志愿批次、志愿填报模式、选考科目要求、专业服从调剂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1、录取批次设置: 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放在了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2、志愿填报模式: 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两种变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
2021年高考改革的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各省高考报告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选择平行志愿的院校录取方式,这样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一个按照志愿投档录取,分数越高选择院校的权限范围越大。 1、平行志愿掉档 掉档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写录取分数较高院校;结果每
陕西高考报志愿流程 陕西高考报志愿流程如下: 查阅计划信息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以及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2023年普通高校在陕招生分校分专业计划汇编》和《高考特刊》,是查阅今年我省计划信息的正规渠道,请考生认准上述渠道。 阅读招生章程 考生应通过“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认真了解我省高考招生政策,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认真阅读拟
2023-06-06 14:27:45
2023-09-04 16:15:57
2023-09-01 13:03:14
2024-12-28 12:28:32
2024-05-21 19:52:02
2024-03-25 1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