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

2023-08-30 23:05:24 | 高三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4隶属于:教育部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

物理学院学术学位招150人、专业学位10人,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术学位招91人。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查询显示:2023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学位招150人、专业学位10人,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术学位招91人。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

南大有哪些研究生专业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2021年度南京大学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58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其中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300名左右(最终以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录取时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及生源情况对专业招生计划数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文件精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均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扩展资料

2021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报名条件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高三网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a、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b、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c、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该类考生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须提供能够证明本人现阶段学术水平的代表成果,如获奖、专利、学术论文等);

d、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培养单位的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参考资料来源: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代码

参考资料来源: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目录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

怎么报考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

高三网(https://www.htgs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怎么报考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的相关内容。

很多职场人员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和人才竞争,希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大多数人都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的途径。十月联考取消之后,很多人认为已经取消了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国家只是取消了十月联考这种在职研究生考试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还是可以继续招生的,没有影响,而且原来参加十月联考的专业会合并到一月联考中,并不是取消在职研究生招生。
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的,符合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名条件的学员在经过学校的审查之后,就可以直接参加专业课的学习,之后再完成学校专业课的考试,获得课程结业证书。符合申硕条件的考生还可以获得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一月联考需要经过初试和复试,只有总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才可以进入学校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考试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双证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怎么报考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以上就是高三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三网:www.htgsw.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招生人数”相关推荐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大学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数

南京大学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数 5800名左右。 南京大学2022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800名左右,其中,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300名左右。以下内容由陕西中公考研网小编整理,数据来源《南京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仅供参考:招生计划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以及系统确认结果为准。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及生源情况对专业招生计划数进行适当调整。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哪些

2023-09-03 05:35:19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招生人数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招生人数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招生人数 15人。通过南京农业大学官网查询得知,2023年南京农业大学本院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人数是15人,专业代码是120301。南京农业大学,简称南农,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农业、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考研科目有哪些呢 1、农学院。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信息学、农艺与

2023-09-05 11:51:22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理工研招网上人数准吗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理工研招网上人数准吗

南京理工大学拟录取名单2022 南京理工大学拟录取名单2022是已经公布了,并且每个学院在公布名单的时间上是有些不同的,还有就是各个学院的拟录取名单的公示时间也是有些不同的。 比如在南京理工大学里面的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等等这些学院的拟录取名单中的公示时间都是2022年的3月31日至4月13日的。 然后在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话这

2023-09-01 10:11:00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航考研招生人数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航考研招生人数

南航考研招生人数 3400人。根据查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得知,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400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 ①南航有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在那个校区--在百度上搜不到在哪里! 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

2023-09-05 12:30:09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年如下: 1、机械与工程学院:工程力学260,机械及其自动化330,车辆工程275,工业工程273,机械电子工程300,航空工程285,航天工程285,机械工程325。 2、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340,生物化工01方向273,02方向334,生物医学工程295和277。 3、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

2023-08-31 13:27:23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年最高分为法学专业,分数为380分。最低分为工商管理专硕专业,分数为170分。 一、复试和录取的基本原则 1、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注重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提高招生选拔质量。 2、加强研究生招生管理,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深入推进信息公开,确保研究生招

2023-09-03 17:42:04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南理工电光学院通信工程研究生2022招录人数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南理工电光学院通信工程研究生2022招录人数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年最高分为法学专业,分数为380分。最低分为工商管理专硕专业,分数为170分。 一、复试和录取的基本原则 1、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注重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提高招生选拔质量。 2、加强研究生招生管理,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深入推进信息公开,确保研究生招

2023-09-05 04:52:25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京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值得读吗?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京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值得读吗?

23年考研有多少人报考南京理工的模式识别 目前数据还没有出来。 目前,南京理工大学2023考研拟招生人数尚未发布,但可以参考往年报考情况。 2022年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约4430名,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各招生类型计划数具体如下所示。 一、南京理工大学院校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

2023-09-04 19:45:08